对应教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授课对象:
小学六年级
课程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
单元主题:分数乘法
单元知识点:
1、 分数乘法。(重点)
2、 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第二单元
单元主题:位置与方向(二)
单元知识点:
1、确定物体位置。(重点)
2、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重点)
3、根据路线图描述路线及根据描述绘制路线图。(难点)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和在平时中积累的一些感性经验,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能够通过数对来确定物体在平面内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学生会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并描述和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第三单元
单元主题:分数除法
单元知识点:
1、分数除法。(重点)
2、分数除法应用。(重、难点)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回顾整数除法的意义,经历分数除法的计算过程,通过类比、迁移,知道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迁移,理解、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的过程,进一步在学生中渗透类比、转化、迁移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逐步培养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思考和处理问题。
第四单元
单元主题:比
单元知识点:
1、比的意义。(重点)
2、比的基本性质。(难点)
3、比的应用。(难点)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感受比的含义和特征,进而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第五单元
单元主题:圆
单元知识点:
1、圆的认识。(重点)
2、圆的周长、面积。(重、难点)
3、扇形。(重点)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掌握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动手操作、比较、测量等多种数学活动,更深入理解、掌握圆的特点,体会“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想象,通过想象,形成表象,进而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享受“做数学”的乐趣,体验到“做数学”的成功喜悦。
第六单元
单元主题:百分数(一)
单元知识点:
1、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重点)
2、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重点)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重、难点)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采用启发诱导、交流、讨论、辨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质疑的学习态度,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课时安排:9课时(含机动)
第七单元
单元主题:扇形统计图
单元知识点:
扇形统计图(重、难点)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扇形统计图,并明确其特点。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
过程与方法: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在扇形统计图的探究中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经历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取信息的过程 。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爱数学的兴趣。
第八单元
单元主题:数学广角——数与形
单元知识点:
数与形(重、难点)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在数与形之间建立联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提高计算技能。
过程与方法: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空,大胆猜想验证,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难过以形想数的直观生动性,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课程大纲
- 分数乘整数
- 分数乘分数
- 分数混合运算二(上)
- 分数混合运算二(下)
- 分数混合运算(三)
- 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上)
- 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下)
- 确定物体的位置
- 描述路线图
- 倒数
- 分数除以整数
- 一个数除以分数
- 分数混合运算一(上)
- 分数混合运算一(下)
- 列方程解决问题之和差倍问题
- 比的认识(一)
- 比的认识(二)
- 比的基本性质
- 按比分配解决问题(一)
- 按比分配解决问题(二)
- 比的合并
- 圆的初步认识
- 圆的再认识
- 与圆有关的图案设计
- 圆的周长
- 圆周长的应用(一)
- 圆周长的应用(二)
- 圆周率的历史(一)
- 圆周率的历史(二)
- 圆的面积(一)
- 圆的面积(二)
- 圆的面积(三)
- 圆环的面积
- 圆与正方形
- 扇形
- 百分数的认识
- 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 百分数化为分数、小数
- 百分数的应用(一)
- 百分数的应用(二)
- 百分数的应用之比谁多(或少)百分之几
- 百分数的应用之求单位“1”的量
- 扇形统计图
-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 综合实践之滴水实验